印文是否清晰完整:
真印章盖印时力度均匀,文字、图案无模糊、断笔,边缘光滑无毛刺。伪造印章(尤其是手工雕刻或劣质材料制作)可能因雕刻粗糙,出现笔画断裂、边缘毛边、图案模糊等问题。
是否有 “立体感”:
实体印章盖印后,印泥会略微渗透纸张,边缘有自然的晕染过渡;而通过扫描、打印伪造的印章(如将真印章扫描后打印在文件上)无实体印泥渗透感,边缘可能有像素颗粒或 “一刀切” 的生硬线条。
古代印章(如书画印章、文物印章)的辨别需结合材质、工艺、历史特征:
材质:古代印章多用铜、玉、石(如寿山石、青田石),伪造者可能用现代仿制品,需通过材质老化程度(如铜印的包浆、玉印的沁色)判断;
工艺:古代印章雕刻讲究 “刀法”(如秦汉印的 “缪篆” 风格、明清文人印的写意风格),伪造印章的刀法生硬,无历史时期的典型风格;
文字内容:需结合历史背景判断(如某朝代的官职名称、人名是否符合时代特征),若文字存在时代错位(如明清印章刻有秦汉官职),则为伪造。
关键步骤
先检查外观样式、字体、防伪编码等基础特征;
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备案信息,确认编码与样式匹配;
对比真印章样本,细节(如笔画、尺寸)需完全一致;
若仍有疑问,联系印章备案单位(如公安局、企业行政部)或专业鉴定机构(如文物鉴定中心)进一步核实。
通过 “外观 + 技术 + 备案 + 对比” 多维度验证,可大幅降低误判风险。
专业鉴定:疑难情况的终确认
若上述步骤仍无法判断,或涉及重大经济、法律问题,需通过专业渠道鉴定:
公安鉴定:向当地公安局治安部门申请公章真伪鉴定,警方可通过备案数据库、专业设备比对雕刻特征;
司法鉴定:委托具备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(如文书司法鉴定所),通过显微分析、印泥成分检测等技术手段出具鉴定报告。